揭秘:中小培训机构业绩翻倍的源动力

西风不相识

2019-06-14 16:02:18

暑假来临前,许多校长的焦虑也随之而来。最近,我身边很多机构校长参加了许许多多的会议。 似乎今年的会议也特别的多:校区运营精细化管理、校区招生方案、项目推介会等各式各样的会议培训层出不穷。

1.png

同样,我也是一名培训机构的校长,有着五年以上的校区运营经历。试问:作为一个机构(公司)的老大怎么可以不那么累?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发展中的企业,还是相对成熟型的企业,都会面临不同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近,华为遇到的困境大家都有目共睹,作为走在前端民族企业,未来还会面对更多来自国际的挑战。再说教培企业两大航母,新东方的老大俞敏洪老师,好未来张邦鑫老师,已经做到了上市公司的老大,他们很轻松吗?他们会因为现阶段的达成而松懈吗?因此想通过一些简单的招式,来解放自己,实现所谓的业绩倍增,似乎可能性不是很大。

“校长不那么累”只能是“心里疗伤”慰藉的借口。轻易就可以实现业绩倍增,更是一种“鸡血”式的疗伤方式而已。如果说这个行业那么轻易挣钱,这些所谓的“没有经营多学校的专家”就自己开学校了,还会把招式教给我们校长们吗?

前几日和一位学校校长聊天,聊天的内容是:他们即将要和好未来的未来魔法校进行合作,好未来魔法校是目前在双师及人工智能方面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学校之一。他们不仅和培训机构合作,同时还和公办校合作。

合作内容包括:免费提供设备,通过智能测评系统,学生学习完当堂可以实现测评,系统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测评分数来分析孩子知识的薄弱点,并同时在推送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最重要的是如果在作业还没有做对的情况下,系统会免费推送一些视频在线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相对应的知识点。如此精细化的精准推送系统……我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信息后会怎么想?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生活及工作中都在改变着我们。学习亦是如此,好未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到全部学生的数据,未来不管是做线上课程售卖,还是线下课程的推广,都比我们中小机构有优势,还有新东方的东方双师等等,都在从某种程度上抢占学生生源。如此冲击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学一些所谓的三招六式,就能让我们学校“业绩翻倍”?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此无论你是在教培行业“混迹”十多年的老炮儿,还是刚入这个行业的小白,我们都要重新审视这个行业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小机构如何在大机构“挤兑”下,找到生存的最底层逻辑,这个非常关键。

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因此我们在做培训机构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晰明确做事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png

上图的从1-8,是运营学校的基本的底层逻辑。如果你的学校在运营过程中缺失某一个环节,学校的运营就一定会出问题。如果环节没有缺失,你又要想想,在某一个环节上动作是否做变形了,变形了也会使效果打折扣。

这个是做学校运营底层的基本逻辑,如果一个培训机构不是围绕这个底层逻辑来做,学校一定面临越做越难,甚至是倒闭的可能性。

另外从管理的角度,一个管理者(投资人)需要基本的管理逻辑:

3.png

一、目标逻辑

教学效果好,运营效率高的企业一定会打败教学效果差,运营效率低的企业。

所以,首先要确定校区全年级阶段性目标是什么?阶段性解决那些问题?是续班问题?还是招新问题,还是解决内部教研问题?但总的目标一定是围绕教学效果和运营效率上下功夫,这个中心机构唯一正确的,可以和大机构抗衡的法则。

二、认知逻辑

结果不好是行为导致的/行为不好是理念导致的。

当我们面临学校基本的几个常见问题时,比如说低价课续班率低的问题,我们要想想不好的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续班的流程设计没有做好?还是奖励机制设置不到位?还是员工培训不到位?还是我们设计这个课程本身就没有吸引力?

三、行为逻辑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时,比如说低价课程续班率低,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把续班的流程设计好,奖惩也没有想清楚,只是让员工打鸡血的干。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发现问题就是流程设计的问题,我们要分析原因?并且把流程设计好,设计好后,还要固化和不断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员需求。

以上是管理的基本逻辑。

 从运营的角度——围绕学员生命周期,从管理的角度——目标逻辑、认知逻辑、行为逻辑。都能够捋顺,这才是校区业绩翻倍的底层逻辑。

所以业绩翻倍不是口号,更不是学习个三招六式就能够实现的。学校要想业绩翻倍要从运营角度——学员生命周期——做事情,从管理的角度——目标逻辑、认知逻辑、行为逻辑上下功夫,不断的训练每一位员工,提升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蜕变,才能使业绩真翻倍。

6月17、18日,校长俱乐部私享会,会从学员生命周期的角度,解读从引流到成交到续班的基本原理。从管理的角度,奖金激励,计划落地的方法论上助力校长俱乐部周刊会员掌握业绩翻倍的核心动力之源。

点击报名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