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教育部下发“军令状”,各地中小学全面落实“公民同招”!

待我归兮

2019-11-28 12:00:52

11月13日,新华社发文曝光了北京市一所民办校以冬令营之名提前招生的内幕。

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通气会上表态,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教育部也已经给各省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下周,教育部将会同各省份研讨民办公办同步招生的方案,确保“圈地抢生源”不再发生。

何谓“公民同招“?“公民同招“对教育生态会产生哪些影响?今年北京小升初可能会迎来哪些新变化?

image.png

01“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

今年中小学升学大战打响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民办中小学免试入学。

文件指出,“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教育部出台初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及民办学校不得提前选择生源的政策,其目的是给“择校热”降降温。

众所周知,在上海等地区,民办学校由于长期以来具有选拔生源,也就是提前招生的“特权”,各种入学面试考试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出现了要“面试家长“的情况,也造成了“民办热公办遇冷“的现象,实行公民同招实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给择校热降温。

02今年全面落实民办公办同步招生

这一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但落实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学校仍暗箱选拔生源。

11月14日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说:“现在要不折不扣地研究并落实中发26号文件,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改过来。”他进一步解释,过去这种现象可能是存在的,因此社会上要求治理的呼声强烈。但是,中发26号文件发布后,明确要求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同时民办学校超过招生计划的生源以摇号排列的方式入学。教育部也已经给各省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下周,各省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将聚集教育部,研究商讨民办、公办同步招生的方案,确保“圈地抢生源”的情况不再发生。

image.png

03公民同招 各省有大招

上海:公办校园开放日早于民办

“公民同招“在上海市首先进行试点。2018年,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要求,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政策与2017年保持一致。

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园开放日”早于且长于民办学校。“校园开放日”不得组织学生报名,不得组织测试或面谈,不得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简历、证书材料。

严禁测评、调研家长。严禁民办中小学计划外招生,无住宿条件的民办中小学限定在本区内招生。

image.png

江苏: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考试

2019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不得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国际部”等名义招生,并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通知要求,  明确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区域统筹、“一校一策”等办法,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学科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依据。严禁设立任何名义重点班、快慢班,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

image.png

浙江省:不得变相提前招生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14个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招生时间,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时间、范围、标准和方式招生,不得采用衔接班、预录班、新生军训等方式变相提前招生。

明年北京小升初招生时间预计更紧张

业内人士分析,北京2019届小升初政策出台时间相比于往年晚了半个月左右,2020届小升初招生时间也不会太早。

大家有印象的话,2019年小升初启动就很晚,当时数道要求接连下达,几乎所有和招生有关的活动都不敢提前启动。今年北京某知名民办中学网上报名甚至只开放了几个小时。

业内人士分析,明年招生季,时间会压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招生。结合今年小升初招生情况和2020年政策变化,从目前来看,今年活动撞车几率将更高,竞争更为激烈。家长往年手中握有托底校、“先拿票再决策”的从容模式几乎不再可能,不少家长和学生参加活动时都得提前做好学校选择。

不过,招生时间晚除了准备仓促以外,也有它的好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目标方向,做充分准备。对六年级的孩子而言,最后一个寒假要充分利用起来。由于招生时间比较集中,现在对家长的要求,参加活动的时候就要先做出抉择。

相关链接

《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标》出炉,升学率全面“出局”

去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减负30条”,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这一政策首次囊括政府、学校、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四方。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升学率,以升学率为教育政绩GDP的现象,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生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不出超标难题怪题,缓解竞争压力。

吕玉刚也透露,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标》,升学率全面“出局”。

超大班额比例下降0.5%

2018年是近十年来,全国大班额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18年,全国平均大班额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额比例下降到0.5%,有14个省份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目前,这11个省份大班额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

控辍保学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经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减少至6.5万;三区三州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由2019年5月底的7.1万减少至2.7万。

事件回顾

11月13日上午,新华社官微推送报道《树叶刚黄,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冬令营报名已有点“疯狂”》引发广泛关注。

6000元的报名费、2000多个名额,几分钟网报一抢而空,现场收现金不开发票,家长为捡漏翻遍垃圾桶……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冬令营的报名场面,被不少家长形容为“有些疯狂”。

为何会如此火爆?有学校工作人员暗示记者:“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问问其他有经验的家长。”而家长们相信,冬令营的报名费实际买的是提前招生考试的机会,校方营销的,就是家长的择校焦虑。

image.png

家长现场翻垃圾桶为哪般?

“这么快就没号了吗?我12点就来了。”11月4日下午2点多,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外,几位家长因没报上冬令营显得特别焦灼,反复与学校保安进行交涉。校外马路边,停满了各式车辆,仍有家长匆匆赶来,希望在现场“捡个漏”。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下设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学部,在当地小有名气,小升初尤受家长关注。

该校今年发出的冬令营招生简章显示,中学冬令营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收费是一人6000元,包括英语、传统文化等课程,网上报名成功后,到校以现金形式交纳费用。

image.png

“简直太火了。”“上午8点开始网上报名,我提前五分钟就守在电脑前了,等到8点10分刷进去,报名就已经结束了。”据了解,在千余个名额被抢光后,该校决定紧急加开一期冬令营,网报没有成功的家长可带现金、照片去现场填表报名,800多个号又一抢而空。一位来自海淀区的家长说,他特意下午请假过来,结果门都进不去。

一位抢到C661号的家长直说:“我很幸运。”他告诉记者,有的家长有号但没交费,出了门就被等待的家长盯上,只要号一丢,马上就会被捡走。“周边的垃圾桶都被家长挨个翻遍了。”他后来发现,光拾到号也不行,还得“拾”到报名表,因为号码和报名表要匹配,家长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

火爆还催生了“灰产”。报名现场“混杂”着不少课外培训机构的人,“趁机”推销起培训课程。“没报上的话进群,我们会在群里发别的学校的招生信息。”

报名结束,学校门口还围着不少没报上名的家长。学校工作人员递给大家一张纸,让“先填上个人信息,有多余名额再与家长联系。”有家长直接问:“我先交钱,没有名额再退钱,行不?”

“这个冬令营不普通。”一位没抢到号的家长感叹道。

一个冬令营为何会这么火爆?

一个冬令营何以如此受追捧?现场一位家长直言,这样的冬令营活动表面上说与招生无关,实际上就是“考试筛孩子”,择优录取。

对此,校方和家长都心照不宣。

“学位太紧张了,我们抢着参加冬令营,也是为了让孩子多个机会。”“报上名了不一定有机会,但不报名更没有机会。”一位家长说。

不过,该校冬令营招生简章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明确提出:“冬令营活动与本校招生事宜无关。”记者咨询现场招生工作人员,得到的都是“标准”答案:“这只是体验营,与升学无关。”

一个小有名气的公号针对“海外冬令营”写道:“大多是白天上课,晚上‘活动’,每天要写日记。白天的课包括数、英和两门兴趣课,头三天晚上,每天晚上KS。”记者问一位家长什么是KS,她笑说:“这你都不知道?考试呗。”最后,这家公号还提醒:“最好随手带上孩子的身份证明和笔袋,做好KS的准备。”

image.png

不但有“灰产”,还有“暗语”,除了“KS”,还比如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叫“海外”,孩子成功入学叫“上岸”。记者进入某“2020海外冬令营交流群”,管理员公告直言,会请成功“上岸”的学生家长集中答疑。但公告发布不久,管理员又删去了“上岸”字眼。

群内一位家长咨询“冬令营结束后以什么方式录取?”“上岸”家长回复称:“肯定在校园开放日前,而且基本上是保密的。”他还建议,“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好好记笔记,争取积极表现。”在某教育论坛上,也有家长分享经验。一位家长介绍,冬令营活动丰富,晚自习会有几次“练习”,“题量大”。

而据去年通过类似活动成功“上岸”的家长介绍,去年类似活动3月25日报班后,4月13日就下发了录取通知。而且一个班差不多40人,有的班录了十几个参加过该活动的孩子。比起其他途径,录取比例算高的。

教委规定不得借冬令营等“掐尖”

据了解,2019年1月,海淀区教委发布《关于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做好2019年寒假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启动前,任何民办中小学、民办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幼儿园、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和家长组织校园开放日、冬夏令营等各类活动变相提前招生,不得开展相关宣传和报名工作。

此外,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所有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

然而,规定的执行效果如何呢?“海外”的做法显然不是孤例。

在某教育论坛上,有帖子称今年5月,北京某民办校接受学生简历,简历通过的孩子可参加“校园一日体验营”活动。有家长表示,简历上,除了要附上四至六年级评价手册,最好要写上孩子得过的奖项。此外,另有一家北京某民办学校在今年10月举办了秋季营活动,排队报名依然火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尽管多地对规范招生三令五申,但像这样的乱象仍在上演,后面无非利益所致。

据测算,如果以2000个名额计算,“海外”办个冬令营就能收入1200多万元。“冬令营名额实际上变相成为考试的名额,连这都变成了敛财的机会,可谓生财有道。”刘俊海说。

不少人还质疑,现场收现金,虽说过后可开发票,谁又会去开呢?这不是偷税和逃避监管吗?难道就没人管吗?

刘俊海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担当,民办学校要加强自律,家长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