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流动+留守”儿童,监护真空下的高危群体
浙江9岁女童章子欣被害引发网络普遍关注和考问。章子欣并不是单纯的留守儿童,而是处于流动社会中的留守儿童。半月谈记者在甘肃走访多个农村家庭及学校发现,目前,农村的留守儿童正面临着留守和流动两种风险叠加的境遇,监护存诸多空白点。
一边留守,一边流动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受各地撤并村小、家长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因素影响,众多留守儿童搬离祖辈一直居住的农村,与老人一起租住在城镇学校附近的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变为“流动+留守”儿童,其居住地往往环境卫生差、交通干线密、流动人口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距离兰州市区50公里,这里聚集了大量流动的留守儿童家庭。9岁的罗若彤就读于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早年父母离异,父亲远在新疆打工,罗若彤与67岁的祖母张慧芳租住在距离学校1公里、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
半月谈记者看到,祖孙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床头堆放着被褥、衣物等,电线乱缠乱绕,燃气灶、取暖炉等生活设施杂乱堆放。屋外紧邻大型货车经过的交通要道,附近不少留守儿童都经由此处前往学校。
张慧芳表示,院子里租住了3户人家,都是从农村搬来的。“孩子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我很担心,她独自在家我更担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张慧芳哭着告诉半月谈记者:“每次孩子和妈妈短暂见面后,孩子都会哭到晕厥,然后不断咳嗽。家里收入低,不能老去大医院,后来每次出现这个病就在附近诊所看,到现在也一直不知得的是什么病,但犯一次病,就要输液输很长时间。”
“城里孩子定期进行的体检对很多流动儿童来说是奢侈品。流动儿童多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报销比较麻烦,生了病只能到小诊所去输液,实在扛不住了才到大医院治疗。”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辅导老师盛玉琴说。
监护真空下,风险叠加
最近发生的章子欣案,很多人都将悲剧根源指向了她流动留守儿童的身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孩子随着年龄变化,流动和留守的身份不断转化、重叠。如一些留守儿童小时候与父母在城市中生活,上学后则返回流出地区,从流动儿童转为留守儿童,再长大一些,则因为各种原因成为流动的留守儿童。
在西部一些贫困农村,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撤并村小等因素促使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由于城镇中没有就业,年轻劳动力往往选择外出就业,未成年子女和祖父母在城镇居住,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成了流动的留守儿童。
一些外出务工父母缺乏监护责任意识,任由年幼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较少回家看望或保持亲情沟通,甚至常年不与子女联系。
学校监管也有限。盛玉琴说,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许多老师身兼多职,平日上学对留守儿童关注有限,一旦放假,更是鞭长莫及。农村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不畅,在安全衔接方面极易出现断裂。
救济途径单一短暂。调查发现,流动的留守儿童相关的政府和社会救助虽从未中断,但缺乏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仅以送文具、走访慰问等流于形式的短期救助居多。
筑牢安全墙,让孩子们都活得安全
城乡接合部的留守儿童,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矫正机制最为薄弱的人群,最脆弱的链条正承担着最重的重量。随着社会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章子欣们会处于“留守+流动”的境遇,该如何为这些孩子筑起安全的篱笆墙?
建立多部门、多组织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甘肃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周艳建议,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按照“谁的职责谁来尽”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同。
尽力构筑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专业化网络。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辅导老师邸颜颜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干预,都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应该有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方式开展。
完善救助保障体系和建立长效联系报警机制。榆中县教育局副局长谈应峰建议,针对性地实施医疗救助、购买意外保险、明确监护权等保障措施,提升精准帮扶的有效性。同时,公安部门加强留守儿童生存环境流动人口、闲散人员的摸底、统计和管理。
(原题为:《半月谈|“流动+留守”儿童, 监护真空下的高危群体》)
一边留守,一边流动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受各地撤并村小、家长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因素影响,众多留守儿童搬离祖辈一直居住的农村,与老人一起租住在城镇学校附近的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变为“流动+留守”儿童,其居住地往往环境卫生差、交通干线密、流动人口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距离兰州市区50公里,这里聚集了大量流动的留守儿童家庭。9岁的罗若彤就读于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早年父母离异,父亲远在新疆打工,罗若彤与67岁的祖母张慧芳租住在距离学校1公里、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
半月谈记者看到,祖孙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床头堆放着被褥、衣物等,电线乱缠乱绕,燃气灶、取暖炉等生活设施杂乱堆放。屋外紧邻大型货车经过的交通要道,附近不少留守儿童都经由此处前往学校。
张慧芳表示,院子里租住了3户人家,都是从农村搬来的。“孩子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我很担心,她独自在家我更担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张慧芳哭着告诉半月谈记者:“每次孩子和妈妈短暂见面后,孩子都会哭到晕厥,然后不断咳嗽。家里收入低,不能老去大医院,后来每次出现这个病就在附近诊所看,到现在也一直不知得的是什么病,但犯一次病,就要输液输很长时间。”
“城里孩子定期进行的体检对很多流动儿童来说是奢侈品。流动儿童多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报销比较麻烦,生了病只能到小诊所去输液,实在扛不住了才到大医院治疗。”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辅导老师盛玉琴说。
监护真空下,风险叠加
最近发生的章子欣案,很多人都将悲剧根源指向了她流动留守儿童的身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孩子随着年龄变化,流动和留守的身份不断转化、重叠。如一些留守儿童小时候与父母在城市中生活,上学后则返回流出地区,从流动儿童转为留守儿童,再长大一些,则因为各种原因成为流动的留守儿童。
在西部一些贫困农村,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撤并村小等因素促使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由于城镇中没有就业,年轻劳动力往往选择外出就业,未成年子女和祖父母在城镇居住,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成了流动的留守儿童。
一些外出务工父母缺乏监护责任意识,任由年幼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较少回家看望或保持亲情沟通,甚至常年不与子女联系。
学校监管也有限。盛玉琴说,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许多老师身兼多职,平日上学对留守儿童关注有限,一旦放假,更是鞭长莫及。农村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不畅,在安全衔接方面极易出现断裂。
救济途径单一短暂。调查发现,流动的留守儿童相关的政府和社会救助虽从未中断,但缺乏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仅以送文具、走访慰问等流于形式的短期救助居多。
筑牢安全墙,让孩子们都活得安全
城乡接合部的留守儿童,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矫正机制最为薄弱的人群,最脆弱的链条正承担着最重的重量。随着社会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章子欣们会处于“留守+流动”的境遇,该如何为这些孩子筑起安全的篱笆墙?
建立多部门、多组织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甘肃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周艳建议,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按照“谁的职责谁来尽”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同。
尽力构筑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专业化网络。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辅导老师邸颜颜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干预,都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应该有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方式开展。
完善救助保障体系和建立长效联系报警机制。榆中县教育局副局长谈应峰建议,针对性地实施医疗救助、购买意外保险、明确监护权等保障措施,提升精准帮扶的有效性。同时,公安部门加强留守儿童生存环境流动人口、闲散人员的摸底、统计和管理。
(原题为:《半月谈|“流动+留守”儿童, 监护真空下的高危群体》)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