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知识焦虑,重塑知识服务新未来

大于号

2019-09-17 00:02:36

9月6日,以“探索·破局”为主题的“2019年度知识服务行业峰会”在北京望京凯悦酒店举办。

在以《知识焦虑遇冷,知识服务等风来》为主题的高峰论坛环节,有书市场总监刘瓒与简知联合创始人Kelly、程一电台创始人兼CEO程一、有律创始人&著名股权专家王英军、笔记侠合伙人&更新学堂主理人宽大同以及短书创始合伙人兼运营负责人王加玮一同探讨知识服务的未来。

作为本论坛环节的主持人,有书市场总监刘瓒重点抛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知识服务如何解决产品完成率、复购率等问题;二是,知识服务可预见的未来在哪儿,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与哪些产业相结合?

刘.jpg 

(图:有书市场总监刘瓒)

目前,整个知识服务大行业都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很多学习类的内容打开率、完课率、复购率面临偏低的情况。

简知联合创始人Kelly从大趋势上解剖这个问题的原因。自2017年下半年成立以来,简知主要专注于35-45岁女性的自我成长和学习。Kelly表示,目前行业里产品有一些参差不齐,很多时候有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反而误导了一些用户,或者用户真正实践当中发现,这个东西没有想像当中那么有用,某种程度上觉得被误导了。用户失去了对整个行业的信心,导致一些真正好的内容缺乏关注。

同时,Kelly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目前内容产品的学习和坚持绝大部分是靠用户内驱,而简知在产品体验上探索如何帮用户培养学习习惯。

Kelly.jpg 

(图:简知联合创始人Kelly)

程一电台创始人兼CEO程一认为,内容服务者要找准自己的用户,找到用户刚需,产出契合自己用户的内容,并真正给用户带来一些改变。做好知识付费只有两条赛道:一个是在单一赛道上不断升级,做成精品;一个是做好平台。

程.jpg

(图:程一电台创始人兼CEO程一)

有律创始人&著名股权专家王英军则表示,出现知识付费行业下降原因一是知识品质有问题;二是知识付费与知识服务之间,有一个知识教育的问题。因为知识付费能够满足用户一定程度的需求,但是不能完全解决用户彻底的需求。而这彻底需求的解决,就需要后面有知识教育。

王英.jpg

(图:有律创始人&著名股权专家王英军)

笔记侠合伙人&更新学堂主理人宽大同表示,内容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会导致用户对行业有点焦虑。内容服务需要塑造品控标签;也需要跟大量精准用户在一起,深度在一起,从未了解用户需求。

宽.jpg

(图:笔记侠合伙人&更新学堂主理人宽大同)

短书创始合伙人兼运营负责人王加玮则表示,要解决完课率、复购率等系列问题,核心是要能够完成“用户需求闭环”,这正是行业发展从简单的知识付费走到注重知识服务的重要原因。

关于知识服务未来发展方向,Kelly认为行业趋势主要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偏轻度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让用户建立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是往更加重的方向发展,比如教育方向。在产业结合上,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比较多,比如金融保险行业、汽车行业、广告行业等。

程一结合自己的电台来看,表示未来可以结合AI、科技等技术,以及专业人士的陪伴来解决人们情感问题。更多专业的人、专业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帮助到这些人。

王英军则认为知识服务才刚刚开始,因为理论上因为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做知识付费与知识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服务。而他自己就是知识服务、知识付费的受益者。

宽大同认为,知识服务未来是线上线下有更多的交互;未来更专业化、细分的精品化内容会有非常大的机会,除了法律头部,还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产品、投融资各个类别;永远保持利他心,思考用户真正的需要,行业会越来越越好。

王加玮则从用户人群的角度上提出看法,并认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不同人群和不同圈层之间的割裂越来越明显,随之带来的认知偏差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形之下,内容产品和服务一定要明确其面向什么样的人群,才能为这些人群创造足够的价值,从而带来商业价值的交换。另外,对于在线教育而言,也有着外语、考证、兴趣、STEAM等多种细分领域和其对应的人群,其中许多领域特别适合结合AI+教育,尤其是如早幼教、外语口语等要求强互动类型的教育形式。将此类传统教育搬到线上来,利用AI可以做到现在的“自适应”教育,并将老师的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实现降本增效。

王.jpg

(图:短书创始合伙人兼运营负责人王加玮)

“你的内容有深度、有价值的时候一定可以留住人。就是要找准了用户,切准了用户需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模式做好,就一定可以随着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刘瓒最后总结道。

本次峰会由猎云网主办,有书联合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企业管家协办,云集顶级专家、创业精英及投资机构等各行各业领军大咖,邀请数十位的情况资本大咖与创业精英把脉行业新风向,众从业者将解读30+行业典型应用案例,寻找学习2.0时代的新风向。

刘瓒(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有书负责市场工作的刘瓒,今天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这么多行业内头部的、做的非常好的机构的创业者。非常感谢他们能够来到我们的现场,把很多在这个领域当中、现在进程当中,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包括一些好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且今天令我也很有感触,在与大家沟通的过程里,发现很多人在行业发展中,都不断的发掘问题并针对解决做了很多尝试并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很有信心。

接下来先请嘉宾做一下自我介绍,以及在知识服务领域咱们进行了哪些尝试。  

Kelly:我是简知联合创始人Kelly,目前也是在简知负责内容部分。我们专注于35-45岁女性学习成长,包括她的个人生活、婚姻家庭,职场等,个人生命历程当中需要的认知及技能上的成长。单品也做过,180天成长计划;平台也做了,就是简知小程序平台,它包含了解读书,精品课程与训练营的产品。

我们团队是2017年下半年成立的,两年时间我们也探索了很多东西,包括内容也自己做。这个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我们不变的是专注于35-45岁女性基础性的成长。

程一:我是程一电台的创始人程一。我刚才在上台的时候也在分享为什么程一每次上台的时候戴上面具,我想是,很多人尤其是我们的用户,基本上是15-25岁的年轻女性,90%用户是女性。程一电台是一家专注于聚焦于年轻女性收听的一家电台,我们的内容也非常好玩,基本上都是关注女性的情感,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遇到情感问题怎么办?

我们目前有三千万的用户,我们是全网分发的形式,每天晚上都会进行分享。我自始至终没有露脸,刚才说程一为什么不露脸呢?我们的用户说程一我不希望你露脸,每次听着你声音的时候都是看着吴亦凡的照片,我觉得正是符合年轻用户。你戴上面具之后可以尽情想象这个人非常磁性声音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非常好玩。我觉得幻想永远让用户不断的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也是程一电台一直在做的。我们也聚焦于二次元、虚拟偶像、虚拟男友,包括网播剧、有声书,我们团队签署了500位声优,大家感兴趣的时候,每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可以来听一下程一电台。

王英军:我是有律创始人王英军。从2016年到今天,在法律方面,我们认为有律做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是做的最好的。我本人的《创业时代 决胜股权 》课程专辑,在2016、2017年都上榜第三方平台排名,包括新知榜,我的专辑在整个商业付费领域排在第七位、第八位。有律商业模式比较简单,我们打造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课程,然后接入咨询,再进行深入服务,团队可以跟进做后面的服务。这是有律的商业模式,很荣幸今天来参加论坛,聊一聊我们的想法。

宽大同:大家好,我是笔记侠合伙人,也是更新学堂的主理人宽大同。笔记侠最早在做内容的时候,每一篇笔记内容都是按照产品思维的来打磨的,然后免费分享给大家,文章的涉及是结构化、精炼化的干货,还原到客户的需求,帮用户找到有效知识,并且吸收时节约时间。

笔记侠从前年开始正式涉入知识付费领域,目前,已逐步向线上商业教育方向探索。从过往经历看,第一阶段是尝试从免费图文内容到结构化的付费音视频内容,第二阶段,是从今年明确锁定、聚焦于为企业决策管理层服务,除了商业垂直领域的线上精品实战专栏,如“冯卫东升级定位24讲”,我们也开始探索线下商学院课程内容的线上化重构,如今年与高山大学联合出品的高山大学科学商业年度课程,把有价值的内容重构放大,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目前,笔记侠在全网拥有15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用户。通过2000+笔记达人、1000+老师、300+合作方协同共创,致力于打造中国前沿的商业知识服务平台。而更新学堂,作为独立的课程品牌,将作为未来笔记侠及其优质课程合作方的课程载体,聚焦于为企业决策及管理层服务,力求帮助用户精炼全球好课,让经营以及管理更加科学。

王加玮:大家好,我是短书的运营负责人王加玮。我们其实跟其他几位嘉宾有一些不一样,他们都是做内容的,而且内容都非常优质;而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更加明确,我们是技术服务商,是SaaS平台,因此我们一直都在提供知识服务。对我们来说,知识服务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2B,我们要服务好我们的商家。第二个维度是2B2C,因为SaaS模式的大部分商家是中小型客户,许多中小型客户的内容很不错,但是不知道怎么样玩转知识付费或者是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因此我们做了很多的探索,也遇到很多的坑。比如说对于兴趣类教育而言,教吉他,我卖一个课程,要不要顺便把吉他卖给你,用户省事,商家有利润,那么我们尝试做内容电商;还有直播,我们在教学直播过程当中加上电商转化,这样的场景听起来也比较有吸引力,因此我们尝试做了直播电商。对于今年,2019年我们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尝试,我们觉得AI+教育是很好的方式,在师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AI可以帮助老师大大降低线上授课的边际成本,也可以提高在批改作业等大量重复性工作上的效率。这些都是短书在知识服务领域进行的尝试。

 圆桌2.jpg

刘瓒:从我们与猎云网一起发起这个活动,包括走到现在我们都有非常强的初心,尤其是从有书的品牌价值观来讲,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力量来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从今天议题设定也是贯穿始终,从上午圆桌论坛到现在及后面一场,层层递进的在解决一个论题,重塑知识付费新定义,用服务回归行业价值。

那么刚才在后台交互了一下上午很多老师提到的问题,直接抛给下午的嘉宾,什么是探索,什么是破局?就是像现在一样,我们通过碰撞与交互找到答案。如今知识付费面临着产品的打开率、完成率和复购率等实际问题,有人认为是内容产品不够好,有人认为人群重复性太强。大家认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也想听一听在各自垂直领域做的非常好的创业者,分享一下知识服务又能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Kelly:刚刚提到的问题是包括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学习类的打开率、完课率、复购率面临偏低的情况,这是整个大行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有部分的特别垂直的、做的非常精的是向上走的一个趋势。回过头来,先看大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包括打开率、完课率、复购率,我们自己产品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内部也会探讨。

首先说说打开率。聚焦到打开率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一个是对于用户来讲,一个是对于内容方来讲。用户这端,知识服务发展的这几年下来,各个平台涌现出来的线上内容其实是越来越多,很多用户已经属于知识付费、知识服务的深度用户,他可能已经消费了好几年。但有那么一拨用户可能是在解决自己的焦虑,可能是因为一时消费的冲动,哪个点触发到他。很多时候我们在外售卖我们产品,打用户痛点,用户觉得当下痛了,就想买了。就像买了一本书回来放了5天、10天才读,知识付费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另外,我们在做内容产品的时候,在一些产品体验上,买完了之后,当有些用户真的在那个时间点忘了,有没有一些机制,可以提醒他。

关于完课率。像付总提到的,就像读书一样,除非真的特别喜欢读书,整本书读完了,才跟我们遇到的书有相关性。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如果是非常经典的书,我可以从头看到尾读下来,但是如果这本书像营养那样,我很快就过了,我看看前面,后面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办法继续下去,有一些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客观原因。

关于续费率(复购率)。行业续费率有点低,我们自己想办法提升这块。我们跟用户有一些深度接触,我非常同意霍总的观点,这个市场是在的,学习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讲,一定是长期有效的,只不过是你的产品有没有真正契合他。我们想做终身学习的事情,能不能契合他终身学习那个点,这个产品是不是他需要的。所以这部分我们会看到整个行业里面,产品有一些参差不齐。所以,很多时候有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反而误导了一些用户,或者用户真正实践当中发现,这个东西没有我想像当中那么有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我。用户失去了信心,导致了对好的内容缺乏关注。这是行业里面面临的问题。

刘瓒:在解决方案这块您有什么样的经验,比如说服务方式或其它。 

Kelly:关于学习这件事情,我们在书、课的层面都有,但是有一点我们自己摸索,包括我们自己想探索的一条路。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学习也好,或者是运动也好,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反人性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一点,仍然是有那么一拨用户,包括有那么一拨在学习、运动过程当中有受益的人,会坚持这件事情,也不断地给我们正向反馈。但是关键时候是知识付费的产品,包括我们自己的产品,做到的是我给你这样的产品,但是你是不是可以跟着他学习,持续成长,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是靠用户内驱,我愿意不愿意去学习。所以我提供了产品力,你能不能学会,能不能真的对你受益,就看你自己了。现在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是不是能够在帮助用户入到那个门,进入到那个点,开始享受学习,这件事情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与在生活当中产生一些变化。让他的生活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可能就开始受益了,可能后续这件事情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所以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点,就是帮用户培养学习习惯这件事情是我们想探索的。

程一:结合我们的用户来讲,关于内容付费我们也做过尝试。前一阵子我们发现,去年有很多产品很火,教你如何追女生、怎么样才能挽回感情......当时跟很多人跟我们提说,让我们尝试这样的课程。但是我们发现,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讲,这些东西不一定是刚需。

你是否找准自己的用户?因为用户十几岁、二十多岁,在大学、高中,我生活当中失恋就失恋了,根本不可能要买一个课程,我为了这个课程而付费,我想要追到他。这是第一点。

第二,关于是否刚需,我们也做过很多尝试。这时候我们做很多的内容付费,教你如何学这个,教你如何学各种各样得东西,针对我们的用户是大学生,本身大学的时候教了学费,每天在学习,每天要额外花钱再去学习。

针对年轻用户,也许为了一个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在直播,推荐的东西会打赏,但是学习本身是有一点点反人性,我在上学的时候我已经很累了,我不想再读书。这时候你如果没有找准一个很重要的产品,或者是他刚需的产品,反而是卖不出去,所以,之前我们也尝试过教你几招如何识破渣男什么的,我们发现效果不是很好。

比如,我们针对用户推出了程一带你一起学习英文,我们一起学习英文朗诵,每晚一首英文诗,反而是强极大的刚需,因为他们要考四六级;还有,我们当时想推一些东西,比如说收纳,如果是住宿舍的听众,有什么可收纳呢?

在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关键是你所产出的内容,是否契合了你的用户,是否真正给他带来了一些改变。

或者说,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我不需要学一些你所认为的“很重要的东西”,还有一些东西无法通过语言或者能够学会,我们刚才私下讨论,比如说教你游泳,这是在线下才能真正体会到的。

针对我们的年轻用户,娱乐、好奇心,对好玩的东西,我反而愿意为之而付费。比如说,刚刚上线的广播剧,很多人觉得年轻人愿意听长篇大论或者故事类的东西吗?我们大概上线了三天,基本上第一天卖出了8000份,我们购买了版权,用声优进行演绎,里面针对声音类型有很多的区分,大叔音、萝莉音等等,这是年轻人他们需求的,针对这些二次元、漫画等等,我们找到了用户真正产生付费的内容。

刘瓒:我觉得程一好像在实现刚刚某位嘉宾提到的观点,知识内容的娱乐化。您在不断地分析用户,并对其进行内容的研发与匹配,使其更轻松的学习知识对吗。

程一:我们做用户调研,发现她才十几二十岁,可能学习是主流的,但是娱乐性质的,比如说知识娱乐直播,用户愿意跟你一起学习,而且比较轻松。

王英军:我是这样认为的。第一,2018年知识付费下降,2019年进入探索的渠道,其实是因为知识品质有问题,使得有点不理想。上周看抖音,一个人在讲股权跟股份有什么区别,他的定义是股权是所有权,股份是收益权,从法律角度看是完全错误的,会误导很多人。很多人发现被骗了,对整个赛道会产生质疑。所以,今天产生这些问题除了流量红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付费的产品本质参差不齐。

第二,知识付费与知识服务之间,还有一个知识教育的问题。因为知识付费能够满足用户一定程度的需求,但是不能完全解决用户彻底的需求。而这彻底需求的解决,就需要后面有知识教育,比如说线下的课程(比如得到、樊登,包括我们做线下课程)。完全靠线上是不够的,因为线上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完全解决用户的需求。知识付费后面有了知识教育,随之才有知识服务。

做好知识付费只有两条赛道:一个是在单一赛道上不断升级,做成精品;一个是做好平台。

宽大同:刚才提到,内容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会导致现阶段从用户的视角来看,用户会对这个行业有点焦虑。如果反过来去看,内容服务商很想找用户,用户也想找每个知识分享人,只不过中间有信息差,找不到彼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有一个点特别重要,你在用户心目当中没有形成固定、固态化的标签,你可能今天做的是美妆类,明天做的是教用户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市面上可能有一部分机构,通过这样的模式去做用户变现,但是长期来讲,其实是不利于专业标签的塑造。

再补充讲一点,我们讲商业细分领域,以王律师为例,王律师在这个领域很资深,围绕法律类目精品化内容的生产能力,包括线上内容和线下内容。但是问题在于,在更大的商业市场里面,并不是每一个类目都会出现像王律师这样的老师。

如果再往下解构的话,会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比如说专业的投入能力,不一定每个机构都愿意投入,包括培育专业团队。第二,对于用户的理解不同。第三,能不能找到匹配的平台方、流量方做这样的事情。特别是第三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平台用户群体画像都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说喜马拉雅和得到的用户画像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经常有同行问一个题,一个特定的内容产品应该找什么样机构合作?这样的产品定位,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用户聚焦在哪儿。定位本质上就是取舍,不能什么都要。目前,笔记侠的用户聚焦于决策管理层居多,这和我们的持续深度的内容产出是相匹配的。我想请问一下,现场有多少笔记侠的用户,可以举手吗?特别感谢,笔记侠里面有共同好友关注,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判断你周边的用户,有多少是和你一样关注新商业知识内容的人群。

我讲的另外一个点,除了品控标签塑造之外,如何做到跟用户在一起是很重要的。怎么样深度与用户在一起,以前是无意识地做产品。我今天中午跟腾讯前首席敏捷管理顾问、资深产品经理艾永亮老师交流,他提到,目前很多早期的的创业项目,在产品阶段,一开始需求端就没把握好,结果后面全错。可是需求是怎么来了,要有一套科学的产品方法论,需要跟大量精准用户在一起,深度在一起。我们接下去也会和艾老师联合出品,推出一门线上的产品课程。也期待能和更多商业垂直领域的优质机构、老师有更多深入的合作碰撞。

王加玮:我也从两方面讲一下,第一方面讲探索,我从供需方面讲一下为什么出现下滑的原因。知识付费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第一批出来玩的大咖普遍比较有料,通过这么一个新的方式很快就“通向财富自由”了,那时候是供不应求。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地方很赚钱,比如说抖音这么火,上面没有讲法律相关的东西,我只要懂一点都可以去捞金。就会出现王律师说的那种,鱼龙混杂、质量很差的情况,用户看到那么多劣质的内容对与整个行业都充满了不信任,这是很大的一个总体热度下滑的原因。另外在供过于求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想鸡贼的方式去卖课,比如说特别强调焦虑,夸大所谓的“痛点”,其实这些都是营销的伎俩,是知识付费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抢着卖课的表现。

那么,知识付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大程度上,上面我也讲到的,知识服务需求要完成一个闭环,所以我们要明白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焦虑这种需求存在吗?当然是存在的,每个人半夜三更都很焦虑,对吧。但是除此之外呢,大量的用户其实是真的想要考证、考研的,或者是想要学英语的,或者是想要学会一门技能的。这时候我们怎么办?比如说,考证考试类的,以通过为目的,说白了,教育规律早就有结论了,你就是需要做题,需要考试,需要打卡。比如说,技能技巧类,你学吉他,钢琴,烘焙,就需要所谓“刻意练习”,需要针对核心的地方反复训练,反复训练。最后,像经验类,例如笔记侠上面分享创业公司应该怎么避免踩雷,我是学员,我希望复用经验,那么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商家就需要思考怎么样设计课程和服务,才能锻炼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觉得这就是内容方怎么样去通过需求闭环来解决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

刘瓒:接下来这个话题很大,希望大家能碰撞出来火花。我们现在对于知识服务可预见的未来在哪儿?而且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与哪些产业相结合?因为也有一些企业,比如说跟教育链接,接下来就这个问题大家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Kelly:关于知识服务、知识付费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个人判断这件事情,主要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还是偏轻度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习惯的培养,就是帮助用户建立学习的习惯,我给到一个产品;另一方面就是往更加重的方向发展,往教育的方向,现在也有很多探索。这是两个大的趋势。

另外,现在还看到挺多不同的产业结合,比如说金融保险行业、汽车行业,还有跟广告行业的结合。目前看的话,与垂直行业的结合还挺多的。

程一:其实我可能还是要结合我自己一直在做情感心理的知识付费来讲,目前我们看到后台基本上每天晚上,尤其是深夜的时候,听电台是晚上,晚上十点到凌晨三四点的孤独感,社交软件越来越发达,人的心理越来越孤独,我们每天晚上收到四五十条私信他们想要陪伴,现在只是一些主播陪伴他们。

接下来可以结合AI、科技等技术,以及专业人士的陪伴来解决问题。

这一块我觉得需要更多专业的人,他们能够产出一些优质的内容,真正地能够解决,为什么我遇到情感问题应该怎么办,真正的一些婚姻方面的专家也好,或者是用户完了之后,离婚该如何真正处理。我觉得婚姻这一块也是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有专业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帮助到这些人。

刘瓒:整个思考都是在做深化服务的部分。

王英军:我是知识付费的受益者,在所有渠道都可以搜到我的股权课程,因为质量好,没有很强的运营来推课程,很多是合作方找到我们合作。因为课程广泛的推广与销售,律师获客渠道发生了变化,跟客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跟客户之间是平等的,甚至很多人称我为王老师。

关于知识服务发展方向,我认为知识服务刚刚开始,不是因为开这样的会给大家打鸡血。我认为理论上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做知识服务,因为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做知识付费与知识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服务。我是知识服务、知识付费的受益者,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移动互联网,感谢各个渠道,否则就没有今天的王英军坐在这儿,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而已。

宽大同:今天的主题是探索破局,我从几个小点来讲一下我对知识服务的看法。从趋势来讲,未来是线上线下有更多的交互,而且不仅仅是从线上课到线下课,会包括人群的陪伴。这里面反映出来的是人(学员)、课(课程内容)、场(线上线下场域)。第二,我觉得未来更专业化、细分的精品化内容依然会有好的机会,除了法律头部,还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例如产品、组织管理、投融资等各个类别,只要锁定这个领域的东西吃透,把东西做出来,形成一个机构,出品方有完整的闭环能力,有很多的可能性。第三,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又有什么新词出现,永远要保持利他心,你必须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好。

王加玮:第一个问题,行业发展趋势,各位嘉宾提到了很多产品层面的角度,那我还是从人群方面补充一下我的看法。像现在,我们看到朋友圈超过4、5个人都在转发某一个时间,我就觉得“刷屏”了,像知识付费领域早期卖课程的新世相、网易公开课,到今年的甄妙朋友圈换跑车,其实真正刷屏和影响的还是在互联网、新媒体这个圈子里面而已。我们很多时候的视野视角,仅仅限于我们自己的朋友圈。就像得到,这么牛逼的产品,这么优质的内容,一直以来在互联网圈口碑都是非常好的。但这两年却负面评价越来越多,为什么呢?随着用户增长,越来越多其他圈层的用户进来了,人群不同,认知不同,对产品内容的价值判断也就不同,口碑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得到专门推出了少年版得到,就是要将产品和对应的人群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再比如说笔记侠,我们觉得产品非常优质,我们看了非常好,有些人觉得空洞,是因为产品内容不行吗?不一定。

第二个问题,展望,也是我们现在在尝试做的事情。我们从知识付费更深一层做到在线教育,我们现在在往AI尝试。我们看到好未来、新东方、VIPKID等等所有的在线教育的巨头,几乎都在做AI+教育的试水。因为AI+教育从大趋势上看,是很好的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方案。它不仅仅可以帮助老师减轻线上授课的环节,还可以帮助老师解决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像批改作业、出卷考试和督学等等。对于我们做平台、做工具的,我们与巨头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直接提供SaaS的、可以直接用的解决方案,无需再进行开发,就能直接帮助老师提高授课方面的效率,做到现在最流行的“自适应教育“,最终实现千人千面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这是我对于整个大行业的展望。

刘瓒:随着刚才一轮一轮的分享,我有一个观察,从自己的职业来讲,本身自己会参加很多的峰会,会发现在圆桌论坛里面经常人来人往,给我最大的感触,你的内容有深度、有价值的时候一定可以留住人,感谢台下认真倾听的各位。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老师分享的核心点也是一样,我们找准了用户,切准了用户需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模式做好就一定可以随着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也希望在现场的各位老师,未来有更多的交互合作,只有行业发展的更好了,这些伴随其中的个体企业才可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