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难上加难,教育App开启市场转型之路 这8款国外大热的教育App,推荐给家长 生死大考,禁止教育APP进校拉开在线教育监管序幕

Flipped

2019-09-15 04:00:03

【编者按】《意见》发布,意味着入校类教育App过往借助流量实现的包括植入游戏、广告、小说等多项变现之路基本被堵死。

原入校App如何在现有政策下实现盈利?若走校外商业化道路,又将如何适配校外C端用户的使用需求?对于计划进校的机构而言,是否需要调整市场方向与策略?

本文首发于“多鲸ONE”,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国家政策的触角伸向了教育App上。

近几年来,教育App由于准入门槛低,使用群体庞大、青少年使用群体的鉴别&防范&自控能力弱等特性,某些开发者多次触及法律红线,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9月5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与以往事件爆发后的多个针对性政策不同的是,该意见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此次《意见》颁布,对教育App的盈利模式影响重大。

明确监管条例

为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引导规范教育App市场秩序,《意见》中用二十条规定,从治理应用乱象、规范商业行为以及做好教育App监管三个层面对教育App管理做出明确规定。

应用乱象治理上:要求学校行政部门或教师开发教育App需经过学校批准立项;选用教育App必须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严格控制本单位教育App的数量;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

规范商业行为上:“强制的不商业,商业的不强制”。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教育App监管上:从内容管理、数据规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划出了红线、指明了方向;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监测通报和预警机制,规范行业管理,加强社会监督。

政策信号早有释放

近两年教育App频频触底法律红线,《意见》出台的信号早有释放。

早在今年5月29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其中提到,校园学习类App不得强制收费、不得恶意扣费、不得面向学生用户收费,与《意见》中“强制不商业,商业不强制”的条款不谋而合。

如今看来,《意见》发布相较此前广东省印发的“通知”,是对“个人信息搜集”、“捆绑游戏,收受费用”、“不良信息输出”、“学校教学类App使用规则”等焦点问题做出更为细化的规定。

此前5月14日,中国网信网发布公告称“作业狗”“口袋老师”“初中知识点大全”等20余款教育类程序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存在过度商业营销和娱乐化等不良行为,做出相关处理。

政策发布

2月28日,工信部官网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其中教辅类App猿题库因违规使用用户信息问题被督促整改;“校内外”因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被下架;“暑假作业帮”、“边走边听英语”因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被下架。

1月25日,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扫黄打非”办、市教委联合约谈了上海属地16家主要教育学习类移动应用程序运营企业,涉及相关应用程序27款。

上海约谈学习类app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的App,立即停止使用。

可以看到,去年底至今年相关政策已陆续发布示警,为今日《意见》出台多做铺垫。

此次《意见》强调,将在2019年底完成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工作,给不合规机构留出整改时间。

盈利之路困难重重

无论是个人信息违规使用处理、还是过渡营销娱乐化等使用问题,莫过于机构在追求用户留存时间&用户粘性,皆是对变现的追求。

梳理此次《意见》中的几条规范:

1、要求“规范数据处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用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取得监护人同意,等于掐断了在违规使用个人信息下带来的商业化之路。

2、加强行业规范,则堵住过度娱乐化、捆绑游戏收取费用等情况下的多项变现之路。

3、“规范进校合作”,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

仅上述三条,教育App过往借助流量实现的包括植入游戏、广告、小说等多项变现之路基本被堵死。

纳米盒其创始人徐进说:在此前连续监管政策背景下,老师们对于App推荐越来越谨慎。尽管纳米盒持续布局校内市场,但校外TO C市场是纳米盒的主要盈利来源。

对于校内或原计划进校的教育App而言,原入校软件如何在现有政策下实现盈利?若走校外商业化道路,又将如何适配校外C端用户的使用需求?对于计划进校的机构而言,或也将面临调整市场方向策略的问题。

而某机构投资人也表示:“教育类产品始终被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尤其是入校App,受到来自学校、家长、社会多方监管,涉及利益链条较长。App在获取优质流量的同时变现场景被约束,财务投资上看想象空间有限。”新一轮政策同时导致投资人谨慎出手,加剧整个市场的融资难度。

相关推荐:

这8款国外大热的教育App,推荐给家长

生死大考,禁止教育APP进校拉开在线教育监管序幕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