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来,教育将发生哪些深刻变化? “5G教育”淘金热

有心教育

2019-09-12 02:00:28

【编者按】5G到底是什么呢?5G包括三点:一是增强移动宽带;二是海量大连接;三是低时延高可靠。5G的到来,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

那么,当“5G遇上教育”,会对教育场景和模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和颠覆?未来的教育又会向怎样的形态演变?

本文转自多知网,经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今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5G时代”。

“啊~5G,你比4G多一G。”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名词的印象仅限于4G比3G快,3G比2G快。但事实上,“多出的一个G”中速度提升只是一部分。

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定义,5G网络将实现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eMTC(海量大连接)、URLLC(低时延高可靠)。“5G是又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甚至引领很多岗位的发展。对于整个信息社会而言,这些特性会对整个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发生质变,导致人们选择的模式大不相同。就像现在相比高铁,大多数人500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的出行依然还会选择飞机,但是当高铁能提速到时速600公里,也就没有人选择飞机了。”新东方AI研究院院长瞿炜表示。

那么,当“5G遇上教育”,会对教育场景和模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和颠覆?未来的教育又会向怎样的形态演变?

 5G将全面覆盖线上线下教育场景,未来会打通线上线下

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行业步入了在线教育元年。借着行业浪潮,VIPKID、掌门1对1等在线教育企业开启了快跑模式。然而,因为技术限制,当下的在线教育在师生互动、体验感层面还有很多可提升空间。

“4G通信网络技术在网络延时及可靠性、区域设备接入密度、平均网络带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5G正是在这几方面做出了重大地改进。”高顿教育科技研发中心技术VP陈天予表示,5G时代的到来,会重构当下“教学交互模式”。

第一,5G+教育将大幅改善移动在线教育的互动性体验。

“直播技术迭代是5G带来的最基础的变化之一,视频可以实现4k/8k超高清、低时延。”瞿炜分析,无时延对教学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进行课堂实时互动,现在线下的体验更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师生之间能直接看到彼此的眼神和反应,而线上有延迟很难有线下面对面的体验感。

同时,当前在线教育大多都是单向传输,孩子只坐在屏幕前听。未来,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双向互动。

翼鸥教育副总裁高寒表示,翼鸥正在研发支持老师和学生双向操作对方主屏的系统,目前受限于技术,流畅性还不是很高,5G普及后,老师和学生上课可以相互流畅地操作,丰富在线教育互动模式。

第二,5G将全面颠覆线下教育场景的体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持,目前线下面授课堂创造了线下双师、互动答题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受限于网络和技术条件,需要在线下安装专业设备或教学场所为学员提供额外的网络接入来确保课堂互动的质量,整体互动过程还不是很流畅,教学体验相对生硬。

“当5G普及后,eMTC(海量大连接)技术可以实现万物互联,C端设备、B端设备、互动教学平台及5G技术可以实现教学体验闭环,真正推动线下面授向下一代模式演变。”陈天予表示。

第三,5G将打通现有教育模式中线上线下教学体验的隔阂。

“未来教育形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地面教育以后很大的一个应用就是教育物联网,可以混合线上线下,模糊现有教学模式的边界。”瞿炜分析,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很大一个问题在于完课率不高,因为低龄孩子很难长时间坐在屏幕前,未来通过可穿戴设备,学生可以一边玩耍一边学习,教育不再受制于线下场所,实现随时随地、快乐轻松学习。

而实现以上教育场景,最重要的是基于5G与AI、VR、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

 5G+VR将实现沉浸式教学,5G+AI或会加速自适应学习

“5G解决的是基础的信道容量传递效率的问题,AI解决教育各场景的效率问题,二者结合就是道路更宽了、车跑得更快了。”

瞿炜分析,目前,教育企业研发很多产品时还会考虑到底把计算能力放在前端还是后端,5G+AI来临后意味着不用再担心数据传输量、计算容量的问题,线下的感知可以瞬间传输到云端,系统架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有点像多年以前大家还使用邮箱储存笔记或文件,后来云笔记的出现使得记笔记的行为云化,云端存储空间足够大,不会丢失,而且无处不在,可以实现个人或多人任意跨平台记录或查看。

“新东方‘AI+教育’的作战地图分为“教学管评测考练”,未来,地面课堂这七个方向行为都可以云化记录,新东方1200多个线下校区的教室环境、上课状况、老师和学生实时的行为、学生的学习记录都可以随时获悉。”瞿炜说道。

最关键的是,5G+AI将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目前,个性化教学的尝试更多依托于1对1授课模式和自适应学习领域的探索,瞿炜认为,个性化的前提是需要了解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可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行为分散,例如在公立校内、课外培训机构、家庭场景内、在线等,无法形成完整的记录,而5G可以使得捕捉学生实时学习行为的成本大大降低。

“因为传输信道不同,5G实现后教师的感知和处理能力都是实时的,所以整个教育形态会发生改变。这意味着未来孩子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硬件设备,一个孩子会有很多AI助手甚至就是AI老师,记录孩子所有学习情况,自适应学习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瞿炜表示。

基于“5G+AI”实现的实时记录反馈学习情况,未来直播大班课也有可能实现个性化教学。

“现在的问题是直播老师给几千人上课,学生能看见老师,老师看不见所有学生,5G普及后,AI可以捕捉孩子上课的微表情变化,然后分析并通知老师,这个知识点有多少个学生产生困惑,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讲完课后,还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困惑将不同的知识点按照不同形式分发出去。”

AI之外,5G的另一个重大应用就是与VR、AR的结合。

线下双师基础上,5G未来可以实现全息投影,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解决优质师资问题。

全息投影将打破空间概念,使得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未来,会出现的场景是,一个活生生的“真人”老师出现在讲台上,这对于教学的体验、效果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配合VR、AR所带来的类似真实的互动场景,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颠覆。例如,数学、物理课需要讲解几何模型,学生佩戴设备后,可以直接看到三维立体模型,并多角度随意操纵、透视内部结构。

“这样很多知识瞬间就可以理解了,意味着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会从根本上有所区别。”瞿炜表示。

线下学习模式颠覆外,5G+VR/AR也扩大了学习场景。

4G的到来使得C端移动设备普及,打破了用户在线下校区或室内PC屏幕前上课的限制,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例如室内信号不好的地方、野外、更下沉的城市等,移动端体验感还有待提升。

“现在VR设备不成熟的原因是太大、太重、清晰度不够高、处理和传输能力不足,5G来临后现阶段基于设备的计算和传输能力都可以在云端实现,另外如果在电池上也有突破,那么未来VR设备可以越来越小,甚至可穿戴化。”瞿炜表示。

这就表示,类似现在的智能手表,未来可穿戴的智能头盔、眼镜等可实现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课程进行沉浸式、趣味性学习。

长远来看,除了对教育模式的直接颠覆外,5G还会影响整个教育市场发生结构性变革。

高寒表示,当前受限于网络技术,在广阔的教育下沉市场,五六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有较大差距。当5G基站大规模建成后,5G超越光纤宽带的通信速度,会拓展连接的效能,网络稳定性和速度会极大地得到改善,更有利于机构做下沉。

5G+AI技术一定会把重复性、冗长的内容学习过程缩短,人们受基础教育的时间或许会改变,打破网速限制后,未来任何教育资源都可以“足不出户”瞬间获取。因此,未来的教学可能会演变成方法的教学而不是知识的教学,不懂得使用这些技术的老师将会被淘汰。

“同时,行业可能会出现分化,轻资产更轻,重资产更重,企业需要转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瞿炜分析,所以未来,教育机构的竞争点可能会不同。1.0时代教学质量靠名师,2.0阶段AI辅助督课,确保优秀教师可以量化,未来要做到快乐学习,通过5G、AI、AR/VR引入更多资源和形式,模糊线上线下学习边界,都是机构需要探索的。

“而以上这些变化,需要教育产业从业者革新自身认知和思路,认识到5G时代技术变革将以全产业链、全方位变革的方式来改变整个教学模式,以及随之而来的教研变革。能够抓住教育模式和教学互动模式的变革趋势,才可以更好地服务未来的学员。”陈天予表示,目前,5G+教育落地的困难在于整个体系的构建、现有技术、政策、资金上可以打通,未来其他层面需要先从服务对象出发打通,不同行业有不同需求。

5G将适用利好教育行业,但是具体落地会演变出细分的场景和小的赛道。“现在VR优质内容缺乏是影响推广的重要原因,但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缺乏的真正原因是VR内容制作成本尚且过高,产生效果不论是清晰度、应用场景和人群规模上都还不够大,导致大家没有动力投入。”瞿炜分析。

具体落地层面,2C端取决于基站建设速度。现在由于4G体量过大,在短时间内很难突破,所以短期内应用还会基于手机端,未来可能会涌现更多依托于手机的VR应用。

2B端则有更大的延展空间。“B端可以做任何有利于沉浸式学习效果的改变,例如教学设备、模式,现在新东方在储备这样的项目,短期内还没有普及是因为在新东方这么大规模体量下现阶段带来的经济成本不划算。”瞿炜表示。

“5G的性能普及并非遥不可及的,但5G+教育的商业化进程取决于5G的落地速度,如果资费成本足够低,将大大加速5G的应用。”

相关推荐:

掌门教育联合创始人吴佳峻:5G将给教育带来深刻变化

“5G教育”淘金热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