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罗振宇”并不能让你显得更聪明

有趣的灵魂

2020-02-25 16:01:20

“吴晓波前扑,罗振宇后继”,在吴晓波上市失败的情况下,罗辑思维将冲击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就更引足了争议,许多人纷纷唱衰,“贩卖焦虑”“年轻人的权健”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p5.jpg

应该说,“罗振宇”,“知识付费”,自从这几个名词开始出现在互联网,几乎就成了众矢之的,知识付费几乎成了媒体的活靶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批判。

与主流舆论相反的是知识付费市场的强劲表现。

p4.jpg

根据透漏出的信息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Q1,罗辑思维的营收为1.59亿元、2.89亿元和1.51亿元;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为11.7%、15.5%、25.2%。罗辑思维早已实现盈利,并且盈利稳步上升。

以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为例,薛兆丰的爆款经济学课程是在“得到”上,截至现在销量第一的专栏,目前有42.7万人订阅了这个专栏,按每人收费199元计算,薛兆丰为得到带来的营收接近8500万元,可以说是网络上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课程。

不止有出色的市场表现,罗辑思维也得到了很多大牛和投资机构的青睐。

前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现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加盟并出任董事长;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曾参与了罗辑思维的B轮融资;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罗辑思维的股东结构中,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均位列其中。

一个可以持续盈利的,有众多牛人参与,背书的企业,为什么主流的声音却都是贬损?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碎片化学习”这个概念,这也是舆论最开始抨击的点,人们认为碎片化的学习无益于系统知识的构建,长期通过碎片化的形式进行学习甚至是很危险的。

但实际上,对于碎片化学习的诟病是站不住脚的。

与碎片化学习相比,所谓系统性学习本身就是无数碎片的拼接。仔细想想你在学校的学习,老师一节课讲一个知识,穿插着午餐和体育课的时间,学生放学回家做作业。本来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被拆分成一个个‘课程单元”。

这种被称为“K12”的教育模式源自18世纪的普鲁士,本就是普鲁士精英为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发明的。

这样的教育模式在现代也普遍为人诟病,2014年日本诺贝尔得主中村修二就对东亚的这种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东亚的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这种特异的教育体制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

如果连学校的所谓“系统教育”都有局限,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结构性”“系统性”的呢。

高等教育倒是一套完全不同逻辑的导师制,但是你要所有人去读研读博吗?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去深造,去读研究生,去啃像山一样的学术专著,去钻研难懂的学术课题,那这些人能不能学习?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不成系统性认知,但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人的精力和时间就是被分割开来的,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时代趋势。

未来被引入这种浪潮的人会越来越多,体验沉浸式重度场景将变得越来越难,从短视频到一文看完❎❎❎,如今用户无时无刻不被这样的碎片化场景包围,看看电子游戏市场中,份额日渐下滑的端游和手游火热的对比,就知道这个趋势是多么剧烈了。

而且这个这种情况只会不断放大,因为轻度化碎片化的场景几乎是伴随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成长起来的,当这一代人长大,学习还会是发生在学校中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吗?

现在对知识付费极力贬损的大概是两种人,一种是情绪性地消费后未能得到如期回报的人,一种是知识的既得利益者。

所谓情绪性消费人群,就是因为焦虑和鸡血般的热情而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人,他们东张西望,看着这个老师的介绍不错就立即买,看着那个老师不错也买,从得到到喜马拉雅,他们一路买买买,他们是对自我提升最迫切的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每个专栏的打开率越来越低,久而久之,因为并未带来”切实“的收获,他们逐渐放弃了,并调转枪口,猛烈抨击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产品不能让自己获得回报。

p3.jpg

而所谓知识既得利益者,他们一向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他们是媒体,是严肃的精英学者,他们都有各自的渠道和方法获得系统性的知识。

同时他们也充满了精英阶层的傲慢,文人相轻,他们站在知识高地,振臂一挥,“付费的只能是三流知识!”

这样的声音获得了情绪性消费人群的极大共情,更多看热闹的人跟着大V和媒体的节奏,随声附和,批判知识付费的主流舆论就形成了。

p2.jpg

“听罗振宇就是在买权健”这种说辞开始和“笃信宗教就是迷信,追星的就是脑残粉,小鲜肉都没演技,谈及女性独立的都是田园女权·····”等等一样,被钉在了互联网政治正确的耻辱柱上。

尤其是近几年“智商税”一词兴起,广大网民仿佛第一次知道这个词,就像买到新衣服迫不及待地拿出来展示一样,但凡事物不符合他们心中的运行规律就是收智商税,但凡企业作出一些“不贴近地面”的创新就是收智商税。

罗永浩是智商税,罗振宇是智商税,买鞋的是韭菜,消费知识付费的也是韭菜,任谁都是韭菜,拼命制造对立,树立优越感。

这两年,消费主义的弊病渐渐被人扒了出来。一个主流的观点也基本达成共识:制造焦虑的根源是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树立了”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你是谁“的认知,消费更多是在消费商品被赋予的意义,就像你潜意识会认为办了健身卡就能有马甲线,去趟西藏就能拥有诗与远方,商品被蒙上了太多层纱以至失去本来的样子。

知识付费也一样,你以为你买到了知识,但它实际就是个工具,是本书,是只笔,是一连串的字符,你不去学,他就只是摆在那。

这些情绪性消费人群,在买完了课程后发现没有获得预期的提升,气急败坏,附和网上舆论声讨:“年轻人看罗振宇和老年人吃权健,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对于这些人来说,为课程付款的那一刻,知识焦虑就结束了。

他们将知识付费,投资自我当做价值投资,但熟不知价值投资一定也是长期主义的。

学了一两篇课程就实现财务自由,读了几个月专栏就想成为行业大牛,功利性太强,耐心太少,觉得自己付出了金钱却没有得到回报,愤愤不平。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首富”,但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曾经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同样,为什么那些怀着消费心态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人不会真正收获什么,因为这些人不愿意慢慢学到知识。

知识具有巨大长期价值,而你却要用短期思维来考量它。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努力一年的收获,却低估了自己努力五年后的变化。

批判罗辑思维的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罗振宇就是一个贩卖焦虑的二手知识贩子。”

这句话里有两个批判的点,一个是二手知识,一个是贩卖焦虑。

首先是对于二手知识的诟病,这条其实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因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知识,99%都是二手的。课本上,科普书上,甚至许多专著上,都是二手知识。而什么叫一手知识,一手知识是那些学者专家长期田野调查,理论推导,为人类庞杂知识图谱做出的那一些微小突破,那才叫一手知识。

一个一般人在正常的学制内,要想在专业领域习得所谓一手的知识,都至少需要攻读至研究生学历,才能在导师的辅助下,单点突破,获得创造性的,第一手的知识。

p1.jpg

二手知识的价值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过一串数据:

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万年间,一共创造了5艾字节的信息,这个存储量相当于50亿部1G电影。而到了2010年,人类每两天就会创造5艾字节。再到了2013年,人类每10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再到今天,人类每1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不管你如何没日没夜的学习,你都赶不上知识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其实是束手无策的。

人类数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的知识瑰宝,就放在那,如果没有经过现代人的转译,它就几乎是死的。整理转译,用更加有趣的能让现代人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富价值的事。

易中天讲三国文化,于丹讲《论语》,很多专业人士出来挑剔这个不对,那个有偏差,但那又怎样?于丹对于《论语》的推广,易中天对于三国的贡献,超过那些专业人士关起门来几十年的总和,很多普通人正是通过他们,了解了这个被时间封尘的精彩世界。

这样的转译和所谓“知识二道贩子”,为什么会没有价值呢?

其次,是关于“贩卖焦虑”的诟病。

如果说卖书卖课程是在消费我们的知识焦虑,那也同样可以说楼下的早餐店是在消费我们的饥饿,买衣服的就是在消费我们的虚荣,拍婚纱照的就是在消费我们展示爱情的愿望。

退一步说,那些原本没有知识焦虑的人,听了罗振宇们之后,产生了知识焦虑,那这样的事是坏事吗?对于知识的渴望从来都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如果这些人没有知识焦虑,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学习,还不是追剧,逛街,打游戏,浪费掉了吗。至少,对于知识产生了焦虑,不该被定义成一件坏事。

批判罗辑思维的观点中,真正有说服力的是:用户通过购买知识的外在形式,获得自己“学习、进步的感觉”。

这个体验要比自己去看电影去打游戏感觉更进取,更舒适,天天打游戏也许你会觉得自己不务正业,但是天天听买来的课程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在做富有生产力的事,从而感动自己。

但这其实是人性使然,不能完全怪平台。

就像王兴说的,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学习愿意做任何事。学习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专家和学者才会是一小部分人,那么这些不能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普罗大众,不能接触到严肃系统一手知识的人,为什么不能学习?哪怕是碎片化的互联网知识付费产品。

任何时代,人们面对新的知识传播途径时,都有着本能的排斥,总会有人正襟危坐地斥责:你是骗子!

就像印刷术刚传播到欧洲时,权威人士认为,因为印刷术让阅读从富有仪式感的群体行为变成了随意的个人行为,这样的结果将让文明沦丧。其实,正是因为书多了,更多的人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知识也更加普及了。

每当出现一个新的传播途径,伴随而来的是人类整体知识水平的攀升。从造纸术到印刷术,从电视到互联网,严肃知识一直在扩大受众基础。

跟着舆论一起批判一个并不了解的事物并不能让你看起来更聪明。

推广:猎云银企贷,专注企业债权融资服务。比银行更懂你,比你更懂银行,详情咨询微信:zhangbiner870616,目前仅开通京津冀地区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